查看原文
其他

「重启试试」第八期 孙甘露x滕威:去爱博尔赫斯,去爱我不懂的事物

孙甘露&滕威 数字译文
2024-09-14



 太阳底下无新事,

 为什么还要重启试试?


友情提示:本期录音由暑期特别线下活动“寻找博尔赫斯:博尔赫斯对话先锋一代”现场谈话整理而成。


博尔赫斯常常被誉为“先锋一代的文学导师”,他是如何影响到中国“先锋作家们”的呢?


不妨先看看他们对博尔赫斯的评价:




“什么?你不知道博尔赫斯?!”


语气惊讶,并略带质问,身为文学青年不知道博尔赫斯简直罪恶滔天!



不知道博尔赫斯?

判你假冒文学青年罪!


“博尔赫斯讲了个啥??”


满头问号,充满疑惑,博尔赫斯的文学世界太难懂,作家本人面孔太多,读者的反应be like:


站在博尔赫斯的文学迷宫前

我们都是面对伯格曼的李安


再到“博尔赫斯是谁?”


在互联网上,博尔赫斯的传播经常被简化为“丧系浪漫”,一首开头就是“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”的诗(即诗集《另一个,同一个》中的《英文诗两首(二)》),成为情爱生死主题赛道的一针解毒剂,掀起了新一轮金句狂欢。


很多人开始追问句子背后的这个老头是谁?


只不过经常将他的名字打成“赫尔博斯”。


👆来,点击播放

感受一下顶级的“丧浪”诗歌

(侧耳团队 演播)


我叫博尔赫斯,不叫赫尔博斯

即使在另一个时空,我还叫博尔赫斯

不信请看《沙之书》第一篇《另一个人》


这些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?


时间回溯至上世纪八十年代,中国的读书界第一次大规模阅读博尔赫斯,将他奉为“盲圣”。


当时中国作家口不离“三斯”(即乔伊斯、马尔克斯、博尔赫斯),在博尔赫斯的影响下,中国先锋文学在短短几年间,完成了从“现实主义”到“现代主义”的转换。


此后,学术界更是将博尔赫斯与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化相比较,一时间,博尔赫斯成为了整个九十年代大众文化滥觞期“小资青年”的精神导师。


世界文学“三斯”


进入互联网时代,博尔赫斯又以浪漫诗人的身份,将金句江湖搅得人仰马翻,又一次名声大噪,万人辟易。


时移事往,过去的文学激情与网上的“后浪”迭起,是时候沉淀成某种呼唤重读的契机了。


博尔赫斯作为一种象征,正在悄然更新着他的意义。


「重启试试」第八期开播,我们邀请到了中国先锋文学代表作家、茅盾文学奖得主孙甘露与华南师范大学教授、拉美文学研究学者滕威,与我们一起聊聊博尔赫斯。



 EP.008 

 孙甘露 滕威:

 去爱博尔赫斯,去爱我不懂的事物 



🐝主持人:

刘盟赟  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部编辑,播客「重启试试」主理人。


🦦后期制作:

孙静 仍在探索的一名图书编辑,译文讲书工作室签约作者。


📚本期节目提到的作家作品:

博尔赫斯《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》

里维拉《旋涡》

波德莱尔《恶之花》

杜拉斯《情人》

贾平凹《废都》

马原《虚构》

孙甘露《访问梦境》《我是少年酒坛子》


🐅话题① 相遇博尔赫斯:在拉美文学的天空下


04:09 与博尔赫斯的初相遇

10:00 先锋小说家的横空出世与女性作家的崛起

13:11 《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》售价1.2元,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写作

14:29 翻译对认识一个国外作家很重要

16:07 西语学者逐渐丧失了对博尔赫斯作品的阐释权

🐅话题② 误读博尔赫斯:对“后现代”的命名及“先锋文学”现象


22:34 对博尔赫斯的误读1:后现代作家

27:17 80年代仿佛一夜之间大家就相约共读博尔赫斯了!

32:26 在一次城市规划会议上我突然读懂了波德莱尔与《恶之花》

35:19 对一个作家的理解,建立在一个准确的翻译的基础上

37:45 博尔赫斯小说的两个主题:偶然和宿命

38:17 读博尔赫斯,好像掉入了叙事黑洞


🐅话题③ 亲近博尔赫斯:一个可爱的脑洞大王与侦探小说粉丝


38:57 没有那么难懂,博尔赫斯其实更像故事大王!

40:31 博尔赫斯的文学接受史:欧式文学、侦探小说

42:57 对博尔赫斯的误读2:精英作家

44:45 博尔赫斯在阿根廷文学史上的地位

54:51 博尔赫斯的作品可读还是不可读?

59:07 理解博尔赫斯的关键:感受他如何再现这个故事

01:04:12 走出阅读的舒适区,反复读,或许有一天就豁然开朗了


“我爱我不懂的事物,爱我不易透彻了解之物,爱阅读上的难点,并且爱对其不完全的克服。”
——孙甘露


 关于本期内容,

 你还可以了解更多:



 往期节目单:













 播客介绍:




👇点击阅读原文,可跳转收听播客「重启试试」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数字译文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